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首页-会员研究
招标代理机构现状及发展研究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 2021-03-10 14:47:05

招标采购代理资格认定取消,使得这支队伍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服务群体。招标代理机构的大量涌现,对于如何加强监管,搞好行业服务,把好服务质量关,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就整个行业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新考验。针对这一新的情况,为了反映广大会员的诉求,深入了解我市招标代理机构的现状及今后发展方向,协会从促进和完善统一开放、公平竞争、透明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秩序入手,对在国家取消招标代理机构资质的情况下、招标代理机构出现的问题为重点展开专题调研,给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为促进我市招投标市场健康发展发挥应有作用。本人从协会下达年度课题调研起,通过走访了解、收集情况和采取以点带面、调查问卷和召开座谈相结合的方法,历经大半年时间,旨在摸清当前招标代理机构的大体情况,撰写了《招标代理机构现状及发展研究》调研文章,供政府有关部门决策作参考。

一、招标代理机构的基本现状

1.市区内招标代理机构情况

温州市区现有在市政务服务管理中心登记的招标代理机构97家,其中入会会员单位有48家。97家代理机构中,一类机构约占百分之8左右,中间类代理机构约占百分之68左右,其余均为第三类代理机构,约占百分之25左右。第三类代理机构占比虽少,但对招标代理市场的影响和冲击力却比较大。就目前情况来看,招标代理是“机构林立”,参差不齐,出现了无序竞争,盲目压价现象,有的不仅在业务上乱拦乱接,而且大都是直接拉低行业价格,导致服务质量差,投诉多,人才流失,操作不规范等恶果。主要表现为:(1)招投标审核制度不完善,部分企业服务质量没有进行内部审核;(2)面对市场竞争激烈,办法不多,随行就市,收费普遍低于标准;(3)EPC标文编制质量不高;(4)部分专家对收取专家费讨价还价;(5)有的资料归档不齐全,部分有缺失等。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招标代理机构资质取消后代理机构设立成本低、门槛低,市场出现了无序竞争、盲目压价;

乱收费、低价收费成为普遍现象,造成了价格与价值相背离,价格体现不了价值,忧乱了招标代理市场的正常秩序,招标代理机构向好向优发展的积极性受到了压抑;部分招标人选择代理机机构时不重视综合实力和代理机构的专业水平,偏面强调价格因素;有的代理机构专业不专,立场不公。代理机构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技术力量不够强,无法通过有效服务和为招标项目把关,导致投标人质疑、投诉较多。有的代理公司未站在公正的立场,在代理活动中,以招标人的意图和想法为标准,给招投标市场带来了不健康隐患。

2.招标代理机构内部的管理情况

资质取消后相应的内部管理和信用管理措施没有及时跟上,行业管理部门对招标代理企业的市场行为、企业信用缺乏合理的引导和常态化的量化企业信用管理,导致招标代理行业管理突然空心化。也有那么很少部分代理机构在承揽业务后靠临时班子干活,活散人走,代理业务后续服务无保障; 一些代理机构到处设分支机构,只为“放羊”收费,低价竞争,缺乏应有的管理; 一些代理机构有多项资质,但不以此为业,还有的利用他人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代理业务。如此疏于内部管理,甚至违法违规经营,事必造成招标质量低劣,致使投诉时有发生。

3.评标专家的情况

一是评标专家专业不对口,不同行业在抽取评标专家时,存在与项目要求不对口现象,导致招标效果不好。二是评标专家素质良莠不齐。除专业技术外,评标专家职业道德水平亟待提高,评标敷行了事现象比较普遍。三是针对评标专家责任和义务在法律中没有明确规定。评标专家行为不仅没有详细規范,在执行现有的评标专家有关规定时,还存在走过场及执行走样现象。少部分评审专家在收取评审费与评审质量上,价值观发生了偏差,只注重“私利”,不注重评审质量,有损专家自身形象和声望。同时,监管部门和人员对招投标活动行政督查也没有建立起完备的制度和规则,存在着走过场现象,监督流于形式,监管内容缺乏规范。

二、对招标代理机构的发展研究

招标代理机构是招投标制度的重要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充当了招标人、招投标监管机构、投标人之间的中间联络职能。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的管理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时期,必须建立有利于招投标市场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的氛围,否则,持续下去,不仅会直接影响招标人招标目标的实施,加剧投标市场的乱象,而且会增加招投标监管机构的监管难度,不利于招投标市场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应对之策。

(一)要建立政府主管部门主导,加大对招标标代理机构的管控力度,综合推进招标代理机构健康发展的机制。加强对代理机构法律法规宣传,加强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规范招标代理行业自律行为。把对评标专家的培训纳入管理计划,建立招标代理对评标专家的评价制度,探讨专家费第三方支付或通过开发软件自付系统完成;开设投诉渠道,在官方网站等开通举报热线,鼓励大家对招投标领域出现的恶意竞争、盲目压价、收费乱象等进行举报;由协会制订下发招标代理收费指引并加大对招标代理收费文件指引的宣传,扩大收费文件的影响及在招标代理工作中的作用;倾听招投标代理机构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规范全市招标投标活动,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要强化招标代理机构业务创新和内部管理。业务创新方面,一是督促代理机构以做精做专为目标,找准定位,选择优势行业做深做透,实现规模扩张效能提升和多种经营。二是解决好招标代理企业业务单一问题,搞好企业转型,加快向招标前后延申,为招标代理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咨询服务。三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纸质招标方式进行改造升级,尽快全面实现招投标流程无纸化、网络化、信息化。

内部管理方面,要督促代理机构注重培养专业队伍。从招标代理发展趋势看,未来的招标代理将是专业化,而非专职化,也就是说不再是靠企业资质、人员资历、经验、社会关系,而更多是靠专业能力和知识,迫切需要招标代理企业以创新变革应对新形势的变化和挑战。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重视对招标代理的业务培训,制订相应行业标准,加大对从业人员服务能力检查,促使招标代理机构适应新时期要求向高质量服务方向发展。

(三)建立符合招标代理行业发展的信用建设和行业自律,规范代理行为。政府要建立信用评价制度,并予以公布。突出对“小、散、差”代理机构的检查指导,建立参评企业动态管理制度,在信用等级有效期内实时跟踪了解参评会员企业信用状况。对违反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且受到行政处罚的参评会员企业,撤销其信用等级。对受到举报投诉的参评会员企业,及时核实情况,并视情况对其信用等级做出调整。

强化行业自律,扩大诚信自律工作范围,形成以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为主导、行业协会配合、企业参与的诚信体系建设氛围。通过政府委托,成立招标投标工作检査组,形成社会监督、行业检査、责任追究并重的监督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协会、信用中介等机构在招标代理信用建设中的作用。建立健全招标代理机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推动招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制度的贯彻和落实,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建立对不良行为的警示和惩处制度,推动代理机构技术力量提升,促进行业及市场规范。

(四)发挥好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多开展会员之间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如题调研、学术研讨、论坛、会员交流、会员沙龙等,促进行业间、会员间、企业与企业间的交流,进一步搭建会员沟通平合。针对招标投标各主体,加大宣传法律法規、实务操作、管理、案例分析以及相关问题的培训力度,加强政策与规范业务执行的正确引导。构建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反映企业呼声,交流行业信息、介绍经验、提供咨询和服务,多方位地为代理机构开展服务。

(五)建立招标代理机构服务收费指引公开制度。要认真落实好协会今年出台的《温州市招标代理机构收费指引》文件精神,并加大宣传力度。定期检查通报收费情况,通过提高代理服务收费透明度,解决恶意降价竞争问题。引导企业要加强自身建设,规范运作,鼓励招标代理机构加强技术力量,根据资源及人才技术优势,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招标代理机构,在优势领域深入研究和探讨,做精做专,通过向业主提供有价值的咨询服务,形成企业自主标不可比拟的比较优势,使招标代理收费进入到良性循环之中。

(六)加强对招标专家的管理。制定各行业统一的《评标专家专业分类标准》,规范和统一评标专家专业分类;严把专家入库审核关,扩大各个专业库容。对专家实行分级管理,按层次使用。一般技术含量低的项目可以使用普通专家,对于一般有技术要求的项目可以使用星级专家,对于技术难度大、复杂的项目可以使用资深专家,以此满足不同类型的项目对于专家的层次需求,最大化使用专家资源,优化合理配置专家库资源。对在库专家及新入库专家,进行不定期的培训。则重于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培训,借此促使专家既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水平,又要时刻保持高素养、高要求。

 

¨温州市公共资源交易协会 庄官芳

上一条:招投标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探讨与建议 下一条:瑞安市招标评定分离改革试点工作成效(瑞安市发展和改革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咨询服务台电话:0577-88151211 备案证编号:浙ICP备11029065号
技术支持:杭州擎州软件有限公司有限 地址:莫干山268号18楼